麻城中部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介紹
[evp_embed_video url="https://imgs.wopus.org/zhongbushicaixunhuanjingjichanyeyuanxuanchuanpian.mp4"]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了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提到,“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災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薄⒁?,這是國務院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正式提及“通用航空”!在通航圈看來,這是中國通航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當初創辦“通航圈”,就是因為覺得通用航空盡管發展了多年但卻仍是一個缺乏社會關懷的行業,許多民眾對“通航”“通用航空”都完全不知曉、不了解,通航圈團隊一直希望有一天,國家領導人能在公開場合多多對“通用航空”予以支持,也一直希望全國通航人們一起努力,在軍民融合等國家戰略中多出一份力,證明行業和我們自身的價值。如今,終于等到了克強總理的這句話,而且,還是在兩會上、在政府報告中! 更加值得慶賀的是,在2019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提出要加大通航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更是將”民用和通用航空”并列來進行表述!可見,國務院領導不僅對通用航空的重要性給予了高度肯定,同時也進一步強調了“分類管理”的思想——用某業內人士的評價,即“連國務院的領導都知道,通用航空確實該重新定義了,確實應該分類管理了”。 (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穩定國內有效需求,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 合理擴大有效投資。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災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776億元,比去年增加400億元。創新項目融資方式,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用好開發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落實民間投資支持政策,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要帶頭講誠信守契約,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對拖欠企業的款項年底前要清償一半以上,決不允許增加新的拖欠。 2019政府工作報告(文字實錄)節選 除了政治上高度肯定以及對通航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在相關投資支持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項目融資方式,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用好開發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落實民間投資支持政策,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此外,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還表示,2019年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向推進稅率三檔并兩檔、稅制簡化方向邁進?!币簿褪钦f,無論是通航制造還是通航短途運輸等運營業務,增值稅稅率都會降低!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明確表示,2019年要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穩定現行征繳方式,各地在征收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做法,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今年務必使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注意,國務院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并明確表示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無疑給眾多的民營通航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大家都知道,通航企業尤其是運營類企業里,飛行員等崗位的薪資是很高的,如果企業繳費比例不降,將使民營通航企業面臨巨大壓力)。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強調,要確保減稅降費落實到位。減稅降費直擊當前市場主體的痛點和難點,是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政策。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拔覀円袑嵶屖袌鲋黧w特別是小微企業有明顯減稅降費感受,堅決兌現對企業和社會的承諾,困難再多也一定要把這件大事辦成辦好?!?除了減稅降費,政府工作報告中還強調,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凹哟髮χ行°y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薄敖衲陣写笮蜕虡I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 ” 有效發揮地方政府債券作用?!敖衲陻M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8000億元,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加強和完善國防教育、國防動員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加快國防科技創新步伐?!薄鞍l展壯大旅游產業?!薄鞍l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更多干貨內容,請大家自行學習2019政府工作報告。 文章來源:通航圈
文章來源:《通航在線》
2018年,民航局黨組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法治政府建設決策部署,深刻學習領會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全面加強黨對依法行政工作的領導,全面推進民航法治政府建設,較好地發揮了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一、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提升效能真情服務 (一)持續簡政放權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研究提出取消“非經營性通用航空活動登記”和“限額以下外商投資民航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兩項行政審批事項的意見,已納入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清理行政審批計劃。 健全國內航線航班管理機制。印發《中國民航國內航線航班評審規則》,完善管理工作流程、簡化許可條件、規范自由裁量,進一步放開“北上廣”大三角間的核準航線準入,對核準航線許可實施量化考核,營造公開透明的政策環境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簡化國內及港澳臺航班計劃變更手續,取消對航班計劃調整的審批,所有臨時飛行均實現網上審核。 規范國際航權管理。印發《國際航權資源配置與使用管理辦法》,形成航權資源配置量化指標體系,打破“一條遠程國際航線一家承運人”的規則,不斷放寬市場準入,從簡化航線經營許可申請材料、取消航班計劃審批等五個方面推進“放管服”改革。提高國際航權使用效率,國內公司新開國際航線167條,其中涉及“一帶一路”國家航線112條,新增巴拿馬城、哥本哈根、愛丁堡、都柏林等遠程航點。 優化行政審批服務流程。提升行政審批網上服務水平,行政相對人可通過政府網站查詢行政審批事項的辦理結果。著力解決通航企業反映的辦事繁瑣、效率不高問題,削減審批流程,平均減少會簽部門9個,審批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開發航空器國籍和適航證件辦理系統,行政相對人“只跑一趟”即可領到相應證件。 (二)理順機構職能 按照民航局黨組“一二三三四”總體工作思路,研究提出民航局主要職責、機構編制調整方案,并積極與中央編辦溝通協調,加強民航行政機構履職能力。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強化各級民航行政機關空防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從民航地區管理局機關向監管局下沉政法專項編制,加強民航監管局空防力量,推進執法中心下移,切實做好空防監管工作,確保監管力量與監管職責相適應。 (三)不斷優化服務 持續提高航班正常率。按照“控總量、調結構”思路,科學編制航季航班計劃,嚴控繁忙機場預先飛行計劃;激發空管系統改革活力,規范空中流量管理,縮小管制間隔;深入開展航班正常督導,加大繁忙地區航班延誤整治力度,完善航班延誤處置聯動機制。2018年,在航班總量同比增長5.65%情況下,全國航班正常率達80.13%,同比提高8.46個百分點,創2010年以來歷史新高。 狠抓民航服務質量。出臺《關于進一步提升民航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扎實推進民航服務質量體系建設專項行動。推出開放機上便攜式電子設備使用、推進旅客無紙化出行、規范民航客票銷售和退改簽服務、推行機場候機樓餐飲同城同質同價等提升服務品質措施。建立完善旅客投訴集中受理平臺,發布《公共航空運輸服務消費者投訴管理辦法》,2018年旅客投訴總量同比下降16.1%,對航空公司和機場服務滿意度同比分別提升2.2和1.9個百分點。 推行基本航空服務計劃。落實“人民航空為人民”要求,開展基本航空服務課題研究,為在全國實施基本航空服務計劃提供政策儲備。加大對偏遠欠發達地區居民基本出行需求航線的支持力度。在青海省開展為期兩年的“基本航空服務”試點工作,2018年夏秋,涉及青?;竞娇辗赵圏c的機場每周增加22個航班。全民航支線機場通達性不斷提升,支線航班量同比增幅高達18.6%,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四)強化宏觀調控 推進民航強國建設。發布《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行動綱要》,明確了民航強國建設的總體目標和“一加快,兩實現”的民航強國戰略進程,確定了拓展國際化大眾化的航空市場空間、構建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體系等八大主要任務和33項舉措,調動全行業力量共同推進民航強國建設。 完善行業財經政策體系。研究提出民航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成為民航領域各項財政支出政策的基本制度依據。研究提出支線航空和中小機場補貼、基建貼息等辦法修訂思路,促進行業平衡充分發展。積極協調解決進口租賃飛機雙重征稅問題,擴圍民航安全生產設備抵扣所得稅優惠目錄,由2項增加至10項,有效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完成446家民航企業安全保障財務考核,引導企業加大安全投入,促進行業安全發展。 完善行業發展規劃。開展民航發展“十三五”總體規劃、民用運輸機場建設規劃、節能減排規劃等中期評估和調整工作;加強機隊運力調控,開展“十三五”運輸機隊規劃滾動調整工作,促進機隊增長與資源保障能力協同發展。 優化行業發展環境。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民航運輸飛機引進相關管理辦法,完善批量采購飛機工作機制;發布《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項目清單》,28個項目總投資規模達1100億元,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優化民航領域投融資結構。制定“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以及“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民航領域條目,在保證產業安全的基礎上放寬外資準入。穩妥推進民航運輸價格改革,完善通用航空機場收費政策,調整航空煤油進銷差價。 鼓勵相關領域發展。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關于促進通用機場有序發展的意見》,科學有序推進通用機場規劃建設。出臺《關于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深化對航空物流發展規律的研究把握、優化航空資源配置等九個方面,構建更加完善的航空物流服務體系,促進航空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嚴控準入確保安全。嚴把新設運輸航空公司和飛機引進的安全準入關,確保運行增量與綜合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總體匹配,全年拒批分公司設立申請3次,全年凈增飛機比年度規劃減少58架。始終把航空公司、機場、空管單位的安全狀況與保障能力作為航班時刻、航線資源分配和機場容量增減的重要依據,鼓勵安全綜合保障能力好的企業優先發展。 (五)促進綠色發展 出臺《關于深入推進民航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持續推動民航綠色發展。發布《民航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推動民航機場運行電動化、清潔化水平提升。建立航空碳排放監測報告核查機制,夯實中國民航參與碳市場工作基礎。積極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國際航空減排談判與磋商,深化對外務實合作。 (六)服務國家戰略 服務國家航空工業發展戰略。提高適航審定工作效率,適應航空工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持續推動C919適航審定和運行評審,大力推進ARJ21、新舟60/600、AC311等國產民機的航空器持續評審和設計改進,督促廠商提升運行安全服務的快速響應能力。在中國商飛設立適航辦公室,加強對重點型號項目審定工作的服務力度。 推進世界級機場群及國際航空樞紐建設。與長三角三省一市共同簽署《關于共同推進長三角地區民航協同發展 努力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 合作協議》,與廣東省政府共同簽署《關于推進廣東民航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深入開展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專題調研。分別會同河南省、黑龍江省編制實施《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戰略規劃》《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適應形勢與時俱進 (一)加強重點領域立法 按照民航十三五立法規劃和2018年立法工作安排,開展事故調查、飛行標準、運輸規則、通用航空、機場管理、空管人員執照和設備、航空安保等重點領域的法規、規章審查工作,不斷完善民航法規體系。全年審查規章38部,配合交通運輸部審查并頒布規章20部。 配合司法部完成《民航法》第五次修正方案,落實通用機場使用許可、無人機管理、檢疫機構改革等需求,對非公眾開放的民用機場實行備案管理,授權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對無人駕駛航空器作出特別規定,為無人駕駛航空器監管立法提供法律依據。 (二)促進規章建設與時俱進 以“與時俱進”為立法工作指針,全面指導民航立法工作。清理存量,組織全面梳理法規規章,共征集到59家單位涉及73部民航規章的492條意見建議,逐一提出處理措施,與立法計劃和規劃對接落實;把住增量,將與時俱進等四方面要求全面納入法規規章審查標準。 修訂《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管理規定》《定期國際航空運輸管理規定》等規章,刪除與當前民航發展不相適應的條款,增加規范新時期民航運輸的相關條款,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 開展各類法規清理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開展不平等保護非公有制經濟、民航領域軍民融合、放管服改革、生態文明、排除限制競爭、證明事項、產權保護等法律、法規及文件清理工作。初步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機制,將公平競爭審查內容融入規章和文件合法性審查要點。 ?。ㄈ┲貥嬐ê椒ㄒ庴w系 為更好支持通航發展,遏制過度監管、激發企業活力,支持國產民機參與通航發展,民航局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統籌通航管理思路,制定了“通用航空法規體系重構的業務框架、法規框架”(詳見附件)。兩個框架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中國通用航空整體政策走向、立法思路和制度設計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和具體要求,以確保通航法規政策的一致性,形成促進通航發展的政策合力。兩個框架提出了通航業務模塊化管理模式、從經營能力與運行能力兩個維度對通航活動重新分類等多項重大改革創新。為固化通航改革成果以及解決通航亟需的問題,還對11部規章中與通航相關的規定進行了一攬子修改。 (四)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 完善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實行規范性文件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印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精神和要求,推進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工作,啟動增量文件合法性審核,明確過渡期安排,妥善處理穩定性與規范性的關系。 三、嚴守民航安全底線,加大行業監管力度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三次對民航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為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民航局黨組第一時間學習、傳達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指示,迅速出臺具體實施意見,研究制定九個方面26項舉措,在各地區進一步細化為724條有力措施,逐項狠抓落實。 (一)加強三基建設 強化“基層、基礎、基本功”,加強監察員培訓,探索培訓新模式,開發網絡視頻課程424門、共129學時,不斷強化法制人員的法律思維、提高執法能力。組織開展“安全從業人員工作作風”宣教活動,覆蓋各類專業人員總數超過70萬人;組織針對“飛行操縱能力”問題的安全專題宣講,覆蓋全體飛行人員;舉辦包含管理人員在內的安全類培訓599班次,31591人次受訓。 (二)完善行業安全管理政策 全面開展安全績效管理,出臺《航空公司差異化精準安全監管工作指導意見》和實施程序,試點航空公司分級分類管理,更加合理配置監管資源,提高監管質量和效率。出臺《民航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建設指南》,指導企事業單位規范安全體系建設、提升管理效能。 (三)推進行業監管模式調整改革 啟動民航行業監管執法模式調整改革的全國推廣工作,采取清單管理方式,將民航行政機關的執法監管職責整理為20個監管專業、316個檢查項目、2350項檢查內容,通過監管事項清單的方式明確監管邊界和監管主要內容,解決監管職責邊界不清、監管資源消耗過大、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持續收集、研究解決來自各方的意見建議,不斷更新監管事項庫。啟動民航行業監管執法信息系統的試用工作。優化監管模式,采用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方式,指導企事業單位深入開展“法定自查”,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進一步推進監管重點由“盯人、盯事”向“盯組織、盯系統”轉變,固化改革成果。 (四)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加強行業監管 行政處罰、行政約見、運力調控、失信懲戒等監管手段不斷豐富,安全監管“組合拳”力度加大。對責任原因事故征候多發、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41家航空公司、機場、維修單位實施運行限制,并通過安全檢查、督查、約談、通報等手段,倒逼相關單位擺正安全與發展等“四個關系”,強化“安全第一”思想。對64名違規專業技術人員給予行政處理,并首次與公安信息進行比對,取消10名涉刑飛行人員商業運行資格。對泰國越捷航空進行主運行基地檢查,對3家外航予以運行限制,對13家外航清理注銷在華運行許可。 ?。ㄎ澹┩七M通航加快發展 多地試點推廣通航經營許可與運行許可聯合審定,企業獲得許可時間由3至6個月縮短至最少8個工作日。降低私照訓練和體檢標準、降低維修要求,與聯參、空軍等部門加強協調,推動簡化通航飛行審批手續。在各項政策推動下,2018年共126座通用機場獲得頒證,是歷年頒證總和的1.7倍;凈增通航企業57家,總數達到422家;完成飛行94.1萬小時,同比增長12.4%;無人機經營性飛行活動達37萬小時。 出臺《民航局關于通用航空分類管理的指導意見》,從頂層制度設計上做實通用航空分類管理。發布《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總體方案》,加快構建行業社會共建、軍民融合發展、服務高效便捷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直面問題,轉變觀念,在通航審定監管政策、通航機場運行保障要求、防止過度監管等方面出臺多項措施,簡化程序和要求。 積極開展通航監管模式調整試點工作,在中南和東北地區管理局進行試點,完成通航分級分類監管模式、通航監管事項庫、企業法定自查和信用管理工作機制、監察員和監管企業名錄庫、“雙隨機”執法機制等試點制度和機制的建立工作。 (六)提升空防安全監管…
國家民航局官網8月23日消息稱,《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項目清單》由民航局、國家發改委聯合對外公布,清單共包括鄂州民用機場、呼和浩特新機場、香港機場高端物流貨站等28個項目,預計總投資規模達1100億元。 這是1個月前國常會精神的落地。7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要在交通、油氣、電信、航空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的大項目?!吧鲜銮鍐尉褪菍iT為‘補短板、促改革、調結構’而量身定制的,針對性強?!卑l改委相關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我們還會擇機出臺第二批、第三批清單”。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清單項目以民間投資為主,包括11個已確定民間投資的項目和17個擬吸引民間投資的項目,共計28個。 這僅是近期基建項目審批加快的一個縮影。 《華夏時報》記者獲悉,7月開始至今,上至國家發改委、交通部,下至各省市基建項目的審批已是“快上加快”,一大批機場投資項目紛至沓來。 “遷建的瀘州機場、改擴建的遵義新舟機場,目前均已開工建設,遷建的昭通機場已批復立項?!泵窈娇偩謨炔咳耸肯颉度A夏時報》記者證實,今年加快了重大項目的審批進度,并在項目資金安排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7月開始,有關部門對項目的審批已明顯加快?!备J⒌潞暧^經濟首席經濟學家馮建林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結合國務院會議提出的要加快推進鐵路、公路、城軌交通、機場、工程類項目的批復,但也不會大干快上?!癙PP項目也是同理的,絕不搞大水漫灌?!瘪T建林說。 機場項目密集獲批 記者查詢,在28個機場項目中,臺州機場改擴建項目名列其中,機場改擴建主體工程投資35.46億元,將采用PPP融資方式。 據悉,臺州機場改擴建工程,被列入浙江省“十三五”民用機場建設重大項目。去年12月29日,浙江省發改委下發了政府投資項目受理通知書,民航華東管理局出具了《關于臺州機場改擴建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意見》。 這是機場項目審批進入快車道的一個縮影。 記者從發改委了解到,該委近日批準同意麗水機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計劃今年國慶前開工建設。此外,還有重慶江南通用機場、湖北鄂州民用機場、青海省貴德通用機場等項目相機獲批。 與此相關,各地也陸續發布了機場項目的布局。 江蘇省近日公布了未來近20年的江蘇航空布局體系。其中,僅徐州就布局了8個通用機場。 記者查閱江蘇省通用機場布局方案顯示,徐州布局8個通用機場,分別是楊廟、新沂、賈汪、銅山、豐縣、沛縣、睢寧、邳州。按照通用機場主要功能布局劃分:新沂、銅山、沛縣3個通用機場為公益服務型通用機場;楊廟、豐縣、邳州、睢寧4個機場為生產服務型通用機場;賈汪為產業支撐型通用機場。 幾乎同時,湖北機場獲批項目的消息也接踵而至。 近日《湖北鄂州民用機場工程節地評價報告》和《湖北鄂州民用機場工程用地踏勘論證報告》順利通過評審。今年年初,國家正式批復同意建設鄂州鄂東民用運輸機場,至此鄂東機場的審批程序已經完成。 據悉,鄂州民用機場項目被納入了此次民航局公布的項目清單,總投資額達372億元。鄂東機場定位為支線機場,機場選址為鄂州市鄂城區燕磯鎮杜灣村附近。按照國家批復,鄂東機場建設標準為到2025年滿足10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至2030年將滿足150萬人次的吞吐量。 記者梳理發現,湖北省13個地市州中,只有武漢、襄陽、宜昌、恩施、十堰及神農架林區擁有機場,與其他省份相比,機場擁有量明顯偏少。 除江蘇、湖北的機場項目較為亮眼外,其他地方也在緊鑼密鼓的布局機場項目。如北京,正加速推進的北京新機場建設,距竣工不到1年。 民航局網站8月1日消息稱,今年上半年,我國有93座通用機場獲得頒證,是歷年頒證總和的1.2倍。目前已頒證可保障通航起降的機場達到404個。 從已發布2018年重點建設項目清單的省市來看,規劃項目總投資超過5萬億的區域有三個,分別是廣東、安徽、云南,而安徽省規劃的項目是最多的,接近6000個。 上述項目投資意義重大,需要靠社會資本驅動?!皟H投資機場,民間投資可能并不感興趣?!敝袊窈酱髮W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綜合交通的教授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對于企業來說,投資機場還需要結合航空優勢,搞地產開發、旅游等帶動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 建設一批通用機場 時過1個月,一批機場項目紛紛出爐,包括重慶江南通用機場、湖北鄂州民用機場、青海省貴德通用機場等,令人目不暇接。 “做好前期相關工作,確保10月底前開工建設?!苯煌ㄟ\輸部副部長、民航局局長馮正霖近日公開表態說,新近批復的項目要按期推進。 “對于已確定民間投資機場項目,有關方面將從項目落地的角度,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和實施建設,盡快投產形成示范引領帶動作用?!眹野l改委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些機場項目的實施,將優化民航領域投資結構。 “第一批清單,僅通用航空方面,就有12個項目入選,總投資155億”。該負責人說。 記者梳理清單獲知,這個12個項目包括,浙江2個,重慶2個,青海省1個,吉林長春市1個,山東1個,江西省1個,陜西省2個,四川2個。 適應國家低空空域開放趨勢,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的雄心不小。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通用機場規劃和建設審批權限已下放至地方政府。 “十三五”時期,民航局積極支持貧困地區民航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3月,民航局修訂了機場項目投資補助的管理暫行辦法,加大了區機場建設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2017年4月,民航局進一步加快推動貧困地區民航機場項目建設,做好民航服務貧困地區的開發建設工作。 “我們還將建設一批通用機場?!?月31日召開了中國民用航空局通用航空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民航局局長馮正霖指出,當前通用航空發展“放管服”力度加大,政策引導效果顯著。截至6月底,已完成通航飛行43萬小時,同比增長14.7%,通航各發展指標向好,整體呈現出“熱起來、飛起來”的良好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我國凈增118架通用航空器,在冊通用飛機達到2415架,實名登記的各類無人機達到23萬架;新增通航企業39家,總數達到392家。 馮正霖指出,要加快通航機場建設,加快審批進程,對已建成的通用機場要盡快頒證?!按舜吻鍐魏w了運輸機場建設、通用機場建設、貨運物流等民航傳統領域項目,以及無人機物流配送、無人機飛行校驗、機載數據通信等民航新興領域項目?!瘪T正霖說,民航局力爭用2至3年的時間,初步建成與我國通航發展相適應的監管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
10月12日,民航局舉行月度例行發布會,民航局相關司局負責人圍繞9月民航安全生產運行情況、改革開放40年來民航運輸生產和機場建設發展成就、《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總體方案》解讀等進行新聞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來自行業內外20余家新聞媒體的記者參加了發布會。 安全形勢總體保持平穩 國際航線增速同比提升 9月份,民航業完成運輸飛行94.5萬小時,同比增長5.7%;通用航空飛行8.6萬小時,同比增長4.3%。民航局安全總監唐偉斌表示,9月份,民航行業安全形勢總體保持平穩,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 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巡視員張清介紹,9月,全行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01.4億噸公里,同比增長9.0%;完成旅客運輸量5028.8萬人次,同比增長7.9%,其中,國內、國際航線分別完成4526.0萬人次、502.8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7.6%、10.5%,國際航線增速相比去年同期提升3.0個百分點,依然保持較好發展勢頭。 據統計,前三季度,全行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895.9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2.3%,增速與去年同期持平。截至9月底,運輸總周轉量完成全年計劃值的74.2%。值得一提的是,9月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5年來,中國民航在“一帶一路”相關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達到1.02億人次。 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副主任田振才就航班運行和航班正常情況進行了介紹。9月,民航共保障各類飛行468823班,日均15627班,同比增長3.9%。全國航班正常率達82.18%,同比提高9.07個百分點,環比提高11.9個百分點。9月,影響航班正常的首要原因是天氣,占延誤航班的48.63%。 從世界排名第37位到第2位 民航運輸快速發展舉世矚目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航業實現了舉世矚目的快速發展,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于彪介紹,40年來,我國民航運輸一直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航線網絡逐步完善,服務質量和航班正常率穩步提升,民航運輸法制化建設持續推進,并圓滿完成多項重大航空運輸保障任務。 1978年,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2.99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230萬人次、貨郵運輸量6.38萬噸,世界排名僅為第37名。自2005年起,我國航空運輸總周轉量(不含港澳臺地區)一直穩居世界第2。 截至2017年底,全行業累計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083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5.5億人次、貨郵運輸量705.9萬噸,分別是1978年的362倍、239倍和110倍;旅客周轉量在國家綜合交通體系中的比重從1978年的1.6%上升為2017年的29%;國內航線數量達到3519條(不含港澳臺航線),是1978年的23.46倍;2017年共執行航班389.3萬班,是1978年的85.6倍。 改革開放為民航運輸發展增添了活力。上世紀80年代,民航通過采取“政企分開”、鼓勵新設航空公司等措施,不斷推進民航市場化改革。截至目前,我國共有客運航空公司51家、貨運航空公司9家,形成了主體多元、競爭有序的市場格局。近年來,國內市場相繼出現了多家支線航空公司和低成本航空公司,較好地滿足了消費者需求。 航線網絡逐步完善。目前,民航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大型樞紐和成都、昆明、西安、烏魯木齊等區域樞紐、門戶樞紐為核心節點的輪輻式網絡結構,以及樞紐之間的空中快線網絡結構。 國際航空運輸也取得了長足進步。1978年,我國民航開通了12條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僅為11萬人。而截至2017年底,我國有31家航空公司經營810條國際航線,國際旅客運輸量達5544萬人次。 機場數量從78個到233個 規模不斷擴大布局逐步完善 自1978年以來,民航機場數量的持續增長,機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機場建設與管理理念的轉變,機場建設水平的提升,都為民航改革開放成就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民航局機場司副司長張銳介紹,1978年,我國僅有78個民用運輸機場(不含港澳臺地區),其中軍民合用機場36個。經過40年發展,目前,機場數量達233個,較1978年增長了約3倍,旅客吞吐量增幅為495倍,貨郵吞吐量增幅為257倍。2017年,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運輸機場已達32個,2000萬人次以上機場19個,3000萬人次以上機場10個。大陸境內運輸機場航站樓總面積約為1238.97萬平方米。 目前,我國機場已經真正融入地方經濟,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近年來,我國機場建設和管理理念也由最初的“重數量、爭規模、求速度、輕管理”逐步轉變為“重質量、求實際、爭效益、重管理”。民航局通過對省會級機場建設改造、中小機場安全投入、中西部機場建設等給予支持與補貼政策,機場的準公共基礎設施屬性更為突出,機場布局更為合理,整體安全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張銳表示,如今機場建設基本以改擴建干線機場為主,以省會級機場建設為重點,一批大、中型機場完成擴建并投入使用;新建機場多為支線機場,并向中、西部地區傾斜,機場布局逐步完善,大力促進中西部經濟發展。 當前,中國民用機場建設正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為引領,著力打造“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在保障民航安全、正常、高效運營的同時,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上層動態 局方動態 民航局印發《141航校質量和安全管理體系指南》 近日,民航局飛標司印發《駕駛員學校質量管理體系和安全管理體系指南》。指南依據中國民用航空規章《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學校合格審定規則》(CCAR-141)第103條(a)(3)和(a)(4)款制定,目的是指導CCAR-141部駕駛員學校建立符合駕駛員學校運行的質量管理體系(QMS)和安全管理體系(SMS)。
?版權所有 2009~2023屯倉投資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23 Tuncang Asset Management, All right Reserved